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七绝·为女民兵题照
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
飒爽英姿五尺枪,曙光初照演兵场。
中华儿女多奇志,不爱红装爱武装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黎明时的阳光刚刚照到进行军事训练的场地,女民兵英姿飒爽手持五尺枪。
中华儿女志向不凡,不爱红艳美丽的装扮,而爱革命的武装。

注释
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出版的《毛主席诗词》。题照,为照片题字或题诗。
飒爽:豪迈而矫健,形容精神抖擞。
曙:天刚亮。
演兵场:练兵场。
奇志:极不平凡的志向。
红装:妇女红艳美丽的装扮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陈亮.《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》 :九州出版社,2011.07 :211页

创作背景

  1959年10月1日,民兵方队接受检阅后,李原慧全副武装地照了相,并将照片珍藏在自己的皮包里。1960年冬,毛泽东去浙江、广东等地调查研究,李原慧等作为工作人员随行。此照偶然为毛泽东所见,李原慧便将其送给了毛泽东,毛泽东为照片作了一首七绝。1961年春,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,在宣纸上再次书写了这首七绝《为女民兵题照》,正式送给李原慧。李原慧将这幅手迹珍藏起来,视同珍宝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刘科生.《毛泽东诗词鉴赏》 :人民日报出版社,2005.02 :201页

赏析

  这首七绝,毛泽东留有的手迹目前见到的共有五件,其中一件的落款时间为1960年12月,修改定稿则在1961年2月。该诗后来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《毛泽东诗词》上,题为“为女民兵题照”。诗中的“红妆”、“武妆”的“妆”字已改为“装”,“飙爽”也改为“飒爽”。此后,毛泽东的这首《为女民兵题照》,通过各大媒体传遍全国,并作为歌词谱曲,唱遍了大江南北。

  “飒爽英姿五尺枪,曙光初照演兵场。”,是对女民兵“演兵”的艺术概括。题照诗,对照片上的形象用诗的语言可以作某种艺术概括,这里作者用“曙光初照”,形象地点出了时间,用“演兵场”描述出具体环境的“空间”。在这特定的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七绝·为女民兵题照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该诗通过对女民兵军事训练的勾画,浓缩展示了中国妇女前所未有的飒爽英姿,赞美了她们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英雄气概,颂扬了新中国妇女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凡志气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烟水寻常事

鲁迅 鲁迅〔近现代〕

烟水寻常事,荒村一钓徒。
深宵沉醉起,无处觅菰蒲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西河·垂杨里

王国维 王国维〔近现代〕

垂杨里。兰舟当日曾系。千帆过尽,只伊人不随书至。怪渠道著我侬心,一般思妇游子。

昨宵梦,分明记,几回飞渡烟水。西风吹断,伴灯花、摇摇欲坠。宵深待到凤凰山,声声啼鴂催起。
锦书宛在怀袖底。人迢迢、紫塞千里。算是不曾相忆。倘有情早合归来,休寄一纸,无聊相思字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胡岐兄妹

佚名〔近现代〕

  胡岐兄妹,少孤。母以织席为生。及兄妹长,母病不起。兄妹相约:兄外出营生,妹于家侍母。邻有刘三者,欲图胡妹,妹斥之,遂怀恨于心。刘传言其兄,状其诸不孝事。兄亟反乡省之,值母卒,乃责其妹曰:“吾与汝二人,无母则无以成人,尔何为不孝?”妹涕曰:“无有是事,冀兄询诸邻里。”邻里皆曰:“汝妹至孝,举乡皆知,其有人诬之。”胡岐具言实情,众谴刘三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