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金缕曲·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

梁启超〔近现代〕

丁未五月归国,旋复东渡,却寄沪上诸子。

瀚海飘流燕,乍归来、依依难认,旧家庭院。惟有年时芳俦在,一例差池双剪。相对向、斜阳凄怨。欲诉奇愁无可诉,算兴亡、已惯司空见。忍抛得,泪如线。
故巢似与人留恋。最多情、欲黏还坠,落泥片片。我自殷勤衔来补,珍重断红犹软。又生恐、重帘不卷。十二曲阑春寂寂,隔蓬山、何处窥人面?休更问,恨深浅。

注释

丁未:光绪三十三年(1907)。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,逃往日本。越九年(丁未)归国,其时国事日非。次年(1908)再度东渡,是年光绪帝病死。
瀚海:浩瀚的海。
俦:同辈之人。
差池双剪:燕尾如剪。《诗》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”
已惯司空见:即司空见惯。
断红:指落花。
十二曲阑:《阑通栏》。费氏宫词:“锁声金掣閤门环,帘卷真珠十二栏。”
蓬山:即蓬莱,神山名。

简析

  词人以瀚海飘流燕自喻,抒发对国事的感慨。词的上片“依依难认,旧家庭院”,写词人东渡归来时心情。“年时芳俦”至“泪如线”写当年变法同伴象“差池双剪”的燕子,“相对向”无限凄怨;下片抒发感慨,含蓄蕴藉,语意双关。全词以燕子的视角,巧妙地融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,传达了词人对故国、旧家的深深眷恋与无法挽回的哀痛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七绝·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
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
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
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牛虎相斗

佚名〔近现代〕

  天长县民戴某,晨出,其妻牧牛于野。平日,其犬时时从之,是日俄入草从而不出。戴妻怪之,牵牛寻之。未百步,见虎踞丛中啮犬,大骇。虎见人至,弃犬趋人,戴妻奔之不及,为虎所搏。牛见主有难,忿然而前。虎又释人而扑向牛。二物交加哮吼,虎张爪牙,牛以二角抵击。逾时,虎力竭,仓皇逃窜,牛竟胜虎。戴妻乃得免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小儿饲鹊

《文言文启蒙读本》〔近现代〕

  庭有树,鹊巢其上,育二子。后值狂风,树摧巢毁,二雏坠地。一儿见之,不胜喜,怀而归,旦夕饲之,爱甚。稍长而飞,一猫袭来,攫而去,儿亟逐之,不及,抚膺而泣,曰:“早知是,吾放汝林间,安得为猫所食?是乃吾之过也。”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